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詳細信息
1、行業發展歷史
世界電機工業從1831年英國M.法拉第造出第一臺手搖圓盤直流發電機起,迄今已有180年的歷史。中國電機馬達工業從1905年天津教學品制造所制作的威姆愛斯特發電機等電學、磁學類教具起,距今也逾百年歷程。
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的電機制造行業在工藝裝備、技術水平、產品檔次、生產能力等各方面與當時的國際水平有很大差距。上海有錢鏞記、華生、華成等電器工廠,當時生產的電機,最大功率只有200到300千瓦。但也為新中國電機工業的發展積蓄了一定的產業基礎。(相關閱讀:NEMA標準超高效電機)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我國電機工業從小到大、從弱變強、從落后走向先進,經歷了依靠進口、依靠技術引進、技術吸收再創新、自主開發等不同的階段。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初步得到恢復以后,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156項工程”其中就有一批電機工業項目。隨著發電裝備、輸變電設備制造業快速發展,也帶動了整體電機制造行業的發展。
目前,我國電機行業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業務體系,產品的品種、規格、性能和產量都已基本滿足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我國中小型電動機保有量已經達到16億千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中小型電動機生產、使用和出口大國。
2、行業增長率
近十年,電機行業從小到大,整體上呈現增長的趨勢。交流電機占整個電機行業產量的絕大部分,交流電機的發展水平和增長速度基本可以代表整個電機行業的發展水平和增長速度。
(1)電機行業增長率
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資料,2001-2013年期間我國交流電動機總產量從6,263.27萬千瓦/年提高到27,914.60萬千瓦/年,年復合增長率為13.26%。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電機的實物量指標和效益指標同比前期有所下降。2012年度,在全球經濟低速增長態勢下,國內經濟繼續面臨經濟增速放緩與通脹加劇的雙重壓力,以及總需求不足、產能相對過剩等因素的影響,給電機行業帶來一定程度的沖擊。2012年下半年國家雖實施一系列“穩增長”措施,但政策有一定滯后性,反映到大中型電機生產企業經濟增速上仍需一定時間。
2012年同比2011年交流電動機產量增加502.35萬千瓦,增幅1.99%。2013年同比2012年交流電動機產量增加2,223.4萬千瓦,增幅8.65%。(推薦閱讀:伺服電機與變頻電機的區別)
(2)大中型電機行業增長率
根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中小型電機分會對行業內骨干企業的統計數據,2003年納入協會統計的大中型交流電機產量為1,505.40萬千瓦,2012年大中型交流電機產量為6,145.9萬千瓦,年復合增長率為16.92%。受經濟環境影響,2012年納入協會統計的大中型交流電機總產量為6,145.9萬千瓦,同比減產1,458.9萬千瓦,下降19.18%。
(1)大中型電機需要量身定制
不同于微特電機、小功率電機和小型電機標準化的設計和生產流程,大中型電機需要按照客戶要求的額定功率、轉速、電壓、軸承形式、冷卻方式、防護等級、轉矩特性、過載能力、負載特性、電網條件(電源特性)、使用環境、中心高度等數十項參數進行設計和制造。同時,在此基礎上需要經驗豐富的技術研發人員根據電機使用的地點和行業特點,考慮可靠性、安全性等一系列因素進行量身定制。更多文章閱讀:變頻電機與普通電機的區別
(2)大中型電機結構和制造工藝復雜
大中型電機的結構與其類別、用途、轉速、防護類型、通風冷卻方式及安裝型式有關,一般由多個復雜的結構部件組合而成,結構部件幾何形狀多種多樣。
大中型電機復雜的結構決定其制造工藝復雜,工序繁多。大中型電機一般需要經過下料、焊接、熱處理、噴涂等金屬處理工藝環節;車、鉗、刨、銑、鏜、磨、鉆、插等金加工工藝環節;沖壓、剪切、鉚接、點焊、壓裝等沖壓加工工藝環節;繞線、拉型、包扎、嵌線、接頭等電加工工藝環節;真空加壓浸漆(VPI)、繞組防電暈、涂裝等絕緣、化工工藝環節;平衡、裝配、試驗等檢測環節,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配備專用加工設備及經驗豐富的高級技工。
(3)大中型電機檢驗要求高
大中型電機出廠前往往需要經過復雜的檢驗程序,確保產品安全性和可靠性。大中型電機單價較高,終端客戶很少購置備用電機,但電機的安全性、可靠性又直接影響整個生產系統的安全及可靠性,所以終端客戶對大中型電機的綜合品質要求極高。生產過程和出廠前一系列的檢驗程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電機的品質和性能,所以大中型電機的生產廠家對其生產過程的檢測要求非常嚴格,一般包括原材料檢測(含化學成分、機械性能檢測、探傷檢查、絕緣介電強度檢測等)、零部件結構尺寸及形位公差檢查、半成品檢驗、成品出廠試驗或型式試驗等多項檢測。
(4)客戶對大中型電機產品可靠性、售后服務要求高
一般情況下,大中型電動機的設計使用壽命為20 年,大中型發電機的設計使用壽命為30 年。大中型電機一般1 至2 年需要檢修一次,某些特殊情況下,有些電機檢修周期長達4 年以上,甚至10 年。大中型電機在運行周期內往往需要保持穩定、不間斷運轉,直至檢修周期結束才能停機進行相關的檢測和保養。其他閱讀:NEMA高效電機
長時間的運轉會造成部件的磨損、腐蝕和變形。由于大中型電機單機價值較高,用戶往往不會儲備備用電機對故障電機進行替換,因此在電機故障時必然造成終端客戶的系統減產或者停機。所以大中型電機生產企業的產品品質和售后服務能力,偶發故障時的快速搶修能力,成為客戶選擇產品的主要依據之一??蛻魧Υ笾行碗姍C產品的可靠性、售后服務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